导语:近日,腾讯变革了员工职级体系,其中对于中高干群体实施高压考核。在此次变革中,腾讯提出了三个目标和举措,一是增加考核频次,从一年一次变为半年一次;二是明确评估导向,无功便是过;三是增强透明度,避免“一言堂”。
中高干实施高压考核
除了对全员职级体系的调整,对于中高干群体的绩效变革,腾讯提出了三个目标和举措:
1、增强紧迫感:增强考核频次,从一年一次变为半年一次;
2、明确评估导向:“无功就是过”和“不仅自身硬,还要团队强”;
3、增强透明度,避免“一言堂”:强化目标传递,并加强同级和下级的多维度反馈在绩效考核中的影响度。
早在去年,腾讯总裁刘炽平就表示“腾讯不可以把干部变成终身制,你有能力的时候我们很快让你上去,但是一定程度打疲了,就闲下来,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就再上去”。而这次腾讯职级体系的调整,恰恰是延续这一理念,为有能力有想法的年轻人创造机会,保持组织较强的“新陈代谢”能力。
刘炽平对杨国安说:“是时候了。”
谈话到了马化腾那里,他意识到,4万员工渴望变革,期待公司“有一个求变的心态,而不是听着外面指责,无动于衷”。
架构调整的想法他已经酝酿了一年,“是时候了。”他说。
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要想取得最佳成绩,有三个必要因素,那就是个人自身具备相应的优势、他的优势同工作岗位完全匹配、一个优秀的上级。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是可以决定团队的高度及深度,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说一个人选择一家公司是因为公司本身,而离开一家公司绝大部分是因为自己的上级。
腾讯此次调整职级体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明确了干部要求---无功便是过。这是职场中最常见的一种领导形象,不敢担责、怕承担后果,深谙明哲保身。微博上有个网友吐槽自己的上司说凡是工作需要签字的,他为了躲避责任都不签字,一直等到下属签字之后自己再签。遇到棘手的问题,要么推给下属,要么推给上级,终于有一天大领导发火了说:“你什么都不愿意承担,事情不是往上推就是往下甩,要你干什么?”结局不言而喻,领导被撤职了。
在一个位子上,就要承担一个位子上的责任。作为一个管理者,核心作用主要有三个,那就是:
管理者是团队的眼睛和大脑,看的远,就要运用策略为团队定方向。团队目标是什么,方向在哪里,该往哪里走,如何拆解目标,如何达成目标,达成目标需要的资源和保障有哪些,这些都需要团队的领导者用心去思考。一个组织,必须要有自己的“主心骨”,而这个“主心骨”,就是团队的管理者。为团队确定方向,是管理者存在的最重要的一个理由。
阿里在培训中讲到管理者的底层思维,其中有两个底层思维,一是管理者就是通过团队持续拿结果的人,二是管理者就是成就他人成功的人。成就他人成功离不开培养人,培养下属,提高下属的技能,从而提高整个团队拿结果的能力。
有这样一个故事:
一个人去买鹦鹉,看到一只鹦鹉前标:此鹦鹉会两门语言,售价二百元。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:此鹦鹉会四门语言,售价四百元。该买哪只呢?两只都毛色光鲜,非常灵活可爱。这人转啊转,拿不定主意。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牙的鹦鹉,毛色暗淡散乱,标价八百元。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: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?店主说:不。这人奇怪了:那为什么又老又丑,又没有能力,会值这个数呢?店主回答: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。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真正的领导人,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,只要懂信任,懂放权,懂珍惜,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,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。相反许多能力非常强的人却因为过于完美主义,事必躬亲,什么人都不如自己,最后只能做最好的攻关人员,销售代表,成不了优秀的领导人。
管理者存在的第三个理由,就是做组织的协调者。电影《笑傲江湖》里说---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。对于管理者来说,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。
很多事情,都是下属力不能及的,因此就需要管理者出面协调解决,这种协调是管理者工作职责之一。
对一个团队影响最大的中层管理者,他的影响力可以决定组织的环境、文化核心,一个中层管理者的状态如何,直接决定了他带团队的状态、团队的能力及团队的价值。
充电时间:
针对销售管理者培训,在市场上我们并不少见,但真正发挥作用的寥寥数几。
Deep Thinking睿思首席销售顾问杨京川老师,原IBM销售高管,主导1000余个大中型的项目销售,离开IBM后,专注于在销售管理的顶层设计,首创了“销售中高层管理者”培养方法及培养模型,并提炼出系统化的销售管理框架体系,为诸多企业提供业务咨询和相关培训服务。
杨老师课程回顾:
为了提升销售管理者的管理能力,杨老师将在后期开展《销售管理解码》沙龙活动,望大家积极报名!